包拯:清心為治本 直道是身謀包拯(999-1062),字希仁,謚號孝肅,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人,北宋名臣,著名清官。天圣五年(1027)登進士第,歷任知縣、知州、知府、監(jiān)察御史、三司使等,官至樞密副使。他為官清正,不附權貴,鐵面無私,有“包青天”之譽。人們尊稱他為“包公”。包拯生前立下嚴厲家規(guī),要求子孫世世代代傳承清白家風,“有犯贓濫者,不...
錢鏐:利在一身勿謀也 利在天下者必謀之錢鏐(852—932),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chuàng)建者。他所在的家族臨安錢氏世代門風謹嚴,人才興盛。自唐末以來,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近代以后更是文壇碩儒、科技巨擎云集,海內(nèi)外院士子弟數(shù)以百計,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錢氏家族自錢鏐始就留下“武肅王八訓”“武肅王遺...
《論語·為政》首句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痹谥袊鴤鹘y(tǒng)社會,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功不是建功立業(yè)、著書立說、富貴榮華,而是擁有高尚的品德。這一點從宋明理學家尋“孔顏樂處”,都極為推崇顏淵可以看出,他們認為孔子弟子三千,獨顏子好學;學者當學顏子,入圣人為近;顏子沒,而圣學之正派遂不盡傳矣;等等。以世俗眼光來看...
談起文人,往往要從他的代表作說起。蘇東坡的代表作是什么?這個問題很難有共識,因為他的作品涉及詩詞、書法、繪畫等多個領域,不可勝數(shù)。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蘇東坡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一件作品,他堅持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而揚棄了其功利性,汲取了道家的達觀自適而揚棄了其虛無消極,汲取了佛家的...
一部匯集春秋至宋元309位清官廉吏的傳記 宋代學者費樞編寫了《廉吏傳》,這是一部專門記述清官廉吏的傳記。他從典籍中選取歷代為官清正、有功于社稷、施仁政于百姓者112人整理而成,上起春秋,下至唐末。晚明學者黃汝亨從友人處得到費樞的著作后,對其進行了大幅擴充,對原書敘事太簡略的地方進行了補...
傳統(tǒng)政德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政治對官員的道德修為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視。談到中國古代政德文化,周朝六廉制度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該制度也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首次系統(tǒng)地提出考核和衡量官員的標準?!吨芏Y·天官》對周朝六廉制度有著記載:“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
?? 一生廉慎為官的石璞,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看起來質(zhì)樸無華,其實蘊藏著“廉而不劌,鮮而不垢”的美玉品質(zhì)。何為“廉而不劌”,廉的本意是廳堂的邊,引申為邊棱、棱角,玉有棱角,但不會割傷他人。何為“鮮而不垢”,玉色澤光鮮,不能輕易污染。君子比德于玉,管子曾歸納了九種玉德,“廉而不劌,鮮而...
??作者:西安紀檢中心紀檢干部 張勝老子的《道德經(jīng)》里有一段話“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這段話講得非常深刻,其核心的意思是人要戰(zhàn)勝自己是很困難的,人最難的是管住自己。在管人這個課題上,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明顯的不同,中華文化是一種內(nèi)心文化,強調(diào)道德的教化,自律是可以走向至善的,而西方文化認為人性...
??作者:湖北煤炭地質(zhì)物探測量隊主管 陳乾如果“‘紀’、‘信’、‘正’”是一戶人家,那么“遵規(guī)守紀、誠明守信和清廉守正”就是這家風淳樸的一家三兄弟;這個家里的三兄弟可能有些不茍言笑,甚至沉默寡言。但是他們講政治、講黨性、講原則;他們明事理、守規(guī)矩、知榮辱、守初心;他們堅守底線、和諧相處。以史為鑒正衣冠,以人為鑒...
??作者:中煤長江基礎建設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季廉潔文化源遠流長,自先秦屈原《招魂》中便有“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的高尚追求,朝代更替中,對廉潔的追求永遠是傳統(tǒng)文化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廉潔是美德,也是一種責任。新時代發(fā)展十年來,廉潔也是黨和國家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每個人應...